物理所孟慶波組Nat. Commun.:調節三層全碳電極提升CsPbI?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發表時間:2025-04-10 14:13 主要內容: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孟慶波教授、李冬梅教授帶領的團隊,在基于碳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鑒于此類電池成本低廉、疏水性強且化學惰性等特性,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目前其器件效率仍不盡如人意,該團隊設計了一種用于n - i - p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三層全碳電極。 該電極由改性大孔碳層、高導電石墨層和致密薄碳層構成,各層在提升電池性能方面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改性大孔碳層上修飾的碳量子點可以實現 full-carbon electrode/spiro-OMeTAD/CsPbI?界面的更好能級匹配。而高導電石墨層則發揮著與之不同的關鍵作用,它有利于載流子傳輸。通常,頂部的致密薄碳層具有出色的散熱性能,根據理論模擬和實驗測試,其可使器件的工作溫度降低約10°C。 因此,封裝后的基于全碳電極的CsPbI?電池在約70°C的溫度下以及白光發光二極管照射下表現出更優異的光熱穩定性,在連續運行2000小時后效率未出現衰減。 綜上所述,該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三層結構的功能性修飾碳電極(F - CEs),與傳統的碳電極相比,該電極不僅具有優異的界面接觸能力和電學性能,還具有高散熱性能。 他們的F - CEs助力無機CsPbI?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實現了超過19%的認證光電轉換效率(PCEs),這是基于碳電極(CEs)所報道的*高效率。通常,F - CE展現出優異的輻射制冷效應,可提升PSCs的熱穩定性,根據模擬和實驗結果,其可使工作電池的溫度降低約10°C。 此外,基于F - CE的CsPbI? PSCs表現出**的運行穩定性,在連續運行2000小時后效率幾乎無衰減,且CsPbI? PSCs在不同聚光光照條件下也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該團隊的三層碳電極提供了一種簡單而有效的策略,以提升CsPbI? PSCs的光電轉換效率和熱穩定性。 文獻信息: Regulating three-layer full carbon electrodes to enhance the cell performance of CsPbI3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ingcheng Yu, Jiangjian Shi, Yiming Li, Shan Tan, Yuqi Cui, Fanqi Meng, Huijue Wu, Yanhong Luo, Dongmei Li & Qingbo Me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672-y - 產品咨詢及購買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