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文獻 行業文獻 Industry literature 熱激發電流(TSC)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技術,用于評估陷阱態,通過分析抽取陷阱密度、能量和俘獲率。大部分情況下,后者來自于無機半導體有關的物理模型,該模型規定空間電荷缺失或者自由電荷載流子為恒定壽命。
2022-09-20
主要內容分子結構與光伏性能的相關性滯后于構建高性能室內有機光伏(IOPV)電池。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侯劍輝研究員、安存彬副研究員團隊通過采用兩種中帶隙非富勒烯受體(NFA)深入研究了這種關系。
2022-09-19
北卡羅來納大學黃勁松團隊使用了一種易于合成的聚合物空穴傳輸材料CzAn,占有分子軌道 (HOMO) 能級為-4.95eV,在無甲基銨錫鉛鈣鈦礦太陽電池p-i-n結構中取代PEDOT:PSS。
2022-09-14
北卡羅來納大學黃勁松團隊通過研究晶界處載流子非輻射復合引起的瞬態光致發光譜圖案變化來確定多晶鈣鈦礦晶界處載流子復合速度。晶界處的電荷復合比未鈍化薄膜表面的電荷復合更強,平均速度達到2200至3300cm/s。
2022-09-09
自摻雜聚乙炔的開創性工作以來,具有高導電性和溶液可加工性的導電聚合物(CPs)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從而開創了有機合成金屬的新領域。各種高性能的CPs已經實現,使多種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成為可能。
2022-09-09
團隊研究比較了幾種不同曲面鏡片陣列,并得出結論,微鏡陣列(μMA)可以有效地選取波導模式,同時減少吸收損失。優化后的μMA器件具有半透明的頂部電極,外部量子效率達到36%,比參考器件提高2倍。
2022-09-07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其高效率和溶液制造技術有望降低光伏系統的成本,但其對空氣的敏感性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文提出了一種熱氣輔助葉片法來加速鈣鈦礦結晶,形成致密而厚的窄帶隙(NBG)鈣鈦礦薄膜。
2022-09-01
李永舫、孟磊、李驍駿課題組合成了兩個氯取代位置不同的中等帶隙(1.63 eV)異構小分子受體m-DTC-Cl-1和m-DTC-Cl-2。在IC基團中的取代位置對受體的物理化學性質、電荷動力學、形態和光伏性能有顯著影響。
2022-08-29
|